×
作品欣赏 更多
赏菊吟诗别样情
2018年09月29日

  秋季,视野里的花朵在凋零之中浮现了几抹诱人的色彩,艳丽即将消失的时刻,烟云中总保持着记忆里美丽的身姿。

  前去赏菊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走进闻名已久的“花苑”,姹紫嫣红的世界令我眼花缭乱,阵阵的馨香扑面而来,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古人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风泛起天气微寒,文友相聚一起偶尔畅谈,言语之间不免提到了菊花经典的古词句。

  古有采菊之说,今有赏菊之乐。

  几杯清酒入口,诗文谈吐道来。

  文人有文人的气派,文人有文人的豪爽。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字入词,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抒发内心久别的情感。

  《红楼梦》黛玉(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说菊不如赏菊。一行赋诗文人乘着朦胧略醉的雅兴,来到十几亩菊花怒放异彩纷呈的美丽世界。

  我们颇感惊讶,原来前来赏花的人不止我们几个,情侣相依眉目传情,童叟相牵络绎不绝。

  秋季,也许人们长久地生活喧嚣的大都市里,远离了绿叶和鲜花的季节,闲暇之余都在寻找“世外桃源”的美景。

  菊花重于“气势”,观赏在于“细节”。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傲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菊花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菊花为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之间。

  在众多的花卉中五大珍品菊:绿牡丹、帅旗、十丈株帘、绿衣红裳、墨荷。在这里我们观赏到可谓色彩柔情妩媚含笑,争芳吐艳飘香宜人。如薄荷香、梨香菊、大乔、二乔、绿萍等菊花也都云集在花的海洋之中。

  缓缓轻步细细品赏。触景生情,诗兴大发。

  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李白《感遇》: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观赏一枝枝吐艳的菊花,静中有动,柔中有刚。眼前一朵朵桔黄色的菊花,花蕊中管式的花瓣呈现放射状态向外展开,管状的顶端浮现出醒目的淡红色;眼前一朵朵纯白的菊花,每个花瓣都卷成了钩环状,花的中央清纯娇嫩,花的形态淡雅无瑕;眼前一朵朵粉红色的菊花,花瓣的颜色由花心的白色为基调,由淡黄色、淡红色演变成粉红色,似彩云数朵,似梦幻游动……

  酒后赏菊,诗情画意;浮想联翩,流恋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