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火红年华》观后感
最近,大型工业史诗电视连续剧《火红年华》在央视持续热播,该剧以十九冶、攀钢等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通过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大型钢铁企业——川南钢铁厂的建设发展为剧情主线,全面展现三线建设那段峥嵘岁月,呈现了在时代浪潮中奉献了青春年华平凡的群体形象。
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的号召,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十万建设者们,怀揣着同一个理想信念奔赴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之中安营扎寨,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创造了一个世界工业建设发展史的奇迹。
电视连续剧《火红年华》跨越四五十年,讲述了三线建设者感人的奋斗历程和他们的青春轨迹,剧中并未采用宏大叙事的描述手法,而是从社会底层视角入手,通过参与川南钢铁厂建设中的工程师、工人、学生等艰苦创业的事迹,以不计其数让人感动的故事,记录着时代变迁,见证了社会进步。
剧情开篇,在空旷荒凉人迹罕至的山区,要建设一座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300万吨级别的大型钢铁企业川南钢铁厂。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掀起了顽强拼搏,奋力争先的施工大干热潮。从全国各地调来的数十万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医务人员、青年学生……一大批胸怀理想的建设者相继来到这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度缺乏,他们在这片荒凉的工地上,只有盖干打垒房,住席棚子,睡木板床……呈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电视连续剧《火红年华》以三线建设为背景的现实题材工业建设大剧,通过真实的事件还原当年震撼人心的励志故事,一批支援三线建设者和新时代奋斗者,为剧中川南钢铁厂火热的建设画面而激动不已,为看到记忆中熟悉的劳动场景而感动落泪。
耳边时常浮现了这样的声音:“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我和我的家乡,我爷爷和奶奶的故事。”在观察中发现“后二代”“后三代”也同时和长辈一起观看电视剧《火红年华》。想当年,他们这个年龄充沛的激情和绽放的活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优良传统,真的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和深思,更值得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敬佩和赞扬。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让三线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
“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默默牺牲奉献的老一辈建设者”。致敬我们的父辈,致敬三线建设的奋进者、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