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
ABOUT US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城市建设工程技术分公司 > 通知公告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年09月04日     

  

 

1目的.................................................2

2范围.................................................2

3术语.................................................2

4相关文件.............................................2

5职责.................................................2

6管理内容.............................................3

6.1危险源产生的因素...................................3

6.2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3

6.3风险评价...........................................4

6.4风险控制...........................................6

6.5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管理...................7

6.6监督检查...........................................7

6.6.3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流程图.................7

7记录.................................................7

 

 

 

 

 

 

 

 

 

 

1页    共9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1目的

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重大风险因素,为建立目标、指标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在施工生产过程及生活、办公场所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3术语

本程序引用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及以下术语。

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3.4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5可接受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6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3.7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3.8相关方:工作场所内外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4相关文件

4.1《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4.2《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4.3《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4《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

5职责

5.1管理者代表负责集团重大风险控制的审批。

2页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5.2物业公司负责对集团办公区域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汇总、确认,建立集团办公区域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

5.3集团安全环保

负责编制并组织贯彻实施本程序;负责集团重大风险的评价、确认、汇总、

更新,建立集团《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5.4二级单位、直属项目部

负责本单位施工生产过程及办公、生活场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确认、汇总,建立本单位《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确定《重大风险控制台帐》。

5.5专业项目部(车间)

结合本项目(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建立项目《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

6管理内容

6.1危险源产生的因素

根据集团、二级单位、直属项目部、专业项目部(车间)的生产经营特点,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四个方面的因素选择。

a)物:包括机械、设备、装置、工具;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厂房、房屋等。

b)人:是指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为。

c)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类功效学、社会心理学。

d)管理缺陷:

1)对作业场所、作业环境的安排设置不合理;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等;

(2)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对作业任务和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

3)对作业程序、工艺过程、操作规程和方法等管理;

(4)对安全检查、监察和事故防范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6.2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6.2.1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根源)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它等六类。

6.2.2可导致事件的类型(状态):

                          3页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包括交通事件)、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20类。

6.2.3进行危险源辩识时,可以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安全检查表、同行及其他行业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系统安全分析、类比等方法。6.2.4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a)三种状态:

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

b)三个时态:

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害依然存在)、现在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都应进行辨识;

c)从七种风险因素类型进行辨识:

根源:考虑工作场所内由于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等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通过直接经验和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害的大小;

d)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如高血压对高处作业的要求;

e)所有场所和环境(如临街项目施工的吊装过程),所有的施工设备、设施、材料,包括自有、租赁和相关方的设备;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

f)所有作业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管理活动,包括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专项方案等)的变更。

6.3风险评价

6.3.1是非判断法

存在下列情况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

a)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曾经发生过事故,及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c)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d)直接观察到的危险。

符合以上任一条件的,应当直接评价为重大风险因素。

6.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

6.3.1.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

4页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程度用E值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用C值表示。6.3.1.2为简化评价过程,采用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

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少事故的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具体分值如下: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一:

发生事件可能性(L)         表一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害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害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害环境

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二: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发生事故产生的范围较广,所以

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把发生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可

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二所示:

5页    共1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二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表三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30

2-9人死亡

14

1人死亡

7

伤 残

3

重 伤

1

轻 伤

查出D值对应的分数值,D≥160的,确定为重大危险源即重大风险;D<160的,确定为非重大危险源。

危险等级划分(D)                 表四

分数值

危险程度

危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6.4风险控制:

6.4.1专业项目部根据二级单位《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结合本项目实际编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上报二级单位和直属项目部,并实施控制。

6页    共 1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6.4.2二级单位和直属项目部根据其所属专业项目部上报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

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进行汇总、评价、确认,形成二级单位和直属项目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

上报集团安全工程部,并实施控制。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应评价、确认每项危险源的控制

 

措施是否完善且实施有效。

 

6.4.3集团安全环保部对各二级单位、直属项目部上报《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进行汇总、评价、确认,形成集团《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和《重大风险控制台帐》,并及时更新、控制。

6.4.4对重大风险因素必须进行控制,控制应遵循“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原则,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强制性要求的必须进行控制。

6.4.5二级单位、直属项目部和专业项目部针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提供资金、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和用品等必要的资源。

6.4.6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运行控制、应急与响应、绩效监测,保持现有措施的基础上落实和改进控制措施。

6.5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管理

6.5.1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有效性。

6.5.2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生产工艺和施工设备发生重大改变时,施工安全科学技术出现重大进步时,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知识和方法有了新的发展时,集团资源有良好保证时,应有重新考虑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更新、补充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信息。

6.5.3每年管理评审时,应根据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现对危险源、重大风险

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予以更新、补充、改进。

6.6监督检查

6.6.1物业公司每半年对集团办公区域进行监督检查,确定其识别的危险因素是否全面准确,重要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控制。

6.6.2集团安全环保部每半年对二级单位、直属项目部进行监督检查;二级单位

每季度对专业项目部进行监督检查;专业项目部每月进行自检自查;确定其识别危险源是否全面准确,安全风险是否得到控制。

7页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6.6.3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流程图

7记录

7.1《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台帐》

7.2《重大风险控制台帐》

 

 

 

 

 

 

 

 

 

 

 

 

 

 

 

 

 

 

 

 

 

 

 

    8页    共10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2014A

                                                                                                                                                           

记录编号:QEHS(11)-0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表

部门:某部门或项目

1

序号

2

过程

3)危险源辨识

(6)

2012年某月某日现场检查

7

事故事件类型(非必填项)

8)风险评价(必要时有些危险源需先行定量检测后对照限值规定评价)

18)控制措施的确定

4)(非)常规活动/人的活动/人的因素/工作场所附近/基础设施/设备/材料/变更/更改/法律义务/七种

设计

(5) 能量物质/能量载体危险源及其能量意外释放诱发因素危险源

9)风险评估(优先选用对照法)

13)考虑现有控制措施

16)确定是否不可接受风险Y/N

17

不可接受风险优先级别(优先/暂缓)

19

是否保持现有控制措施Y/N

20)或者新增和或变更控制措施

能量意外释放诱发因素危险源是否实际出现形成隐患Y/N

10)对照法律法规(限值规定)和其他要求评价结果

11)或者LEC

12

或者其他方法风险评价结果

14)现有哪些控制措施(a消除b替代c工程d//管控e个防f培训g监测h预案i目标/方案)

15

现有控制措施是否充分Y/N

21)措施内容(A消除B替代C工程D//管控E个防F培训G监测H预案I目标/方案)

22)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体现职权、方法和时间表的方案见另文)

L

暴露频繁程度

E

C

D

1

图纸设计/

打印/复印

带电的电源插座破裂/导体裸露/湿手摸黑插拔电源

N

触电

合规

0.5

6

15

45


标识、警示和运行控制程序、培训、预案

Y

N


保持



2

购买并使用

非“CCC”认证

电源插座

现场正在使用50个非“CCC”认证电源插座 (形成隐患)

触电

违法






无购买限制规定/未识别相应法规/未培训

N

Y

优先


采购CCC认证插座/建立采购控制制度/识别相应法规/对采购人员培训

消除非“CCC”认证电源插座的触电风险”

3

施工现场的圆

盘锯

噪声大,又不佩戴耳塞

现场实噪声105db,有人不佩戴已发的耳塞

噪声聋

105db,超标/违反佩戴制度






有运行控制程序/发有耳塞

N

Y

优先

保持原有措施并同时

增加佩戴耳塞现场监测和考核制度

消除噪声聋得病风险

4

施工现场

气焊活动

氧气瓶和乙炔瓶的间距<5米,且与动火点间距<10米,可因泄露引发爆炸

两瓶并排放在同一辆小车上,动火点与两瓶间距不足6

火灾/爆炸

违规






有运行控制程序,但未规定具体的运行准则/有应急预案

N

Y

优先


制作单瓶运输小车,修改管理制度增加运行准则

消除气焊两瓶之间及与动火点间距不足的火灾爆炸风险

5

混凝土搅拌

水泥粉尘呼尘浓度高于1.5 mg/m3的限值,搅拌工未戴防微粒面罩

水泥粉尘呼尘浓度实测为2.5mg/m,搅拌工未戴面罩3

水泥尘肺

粉尘超标/且违反佩戴制度






有运行控制程序/不能坚持佩戴防护面罩

N

Y

优先


降尘吸尘措施/修改管理制度增加佩戴面具运行准则和相应奖惩规定

消除水泥粉尘超标问题/消除水泥尘肺病的风险

6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移动时摘安全带钩

有人高处作业摘钩移动

高处坠落伤害

摘钩移动符合规定

1

6

15

90


有运行控制程序/预案

N

Y

优先

保持原有措施并同时

用双钩安全带替换单购安全带,培训使用双钩安全带

消除高处作业移动时摘安全带钩坠落风险

7

石化工程竣工试生产

化学反应釜运行

原料A罐空/泵坏/阀失控/管线裂导致釜内原料B比例大于原料A

未发现

异常

 

反应釜爆炸

符合工艺

0.1

10

40

40


有标识/警示/运行控制程序/培训/预案/但无监测报警仪

N

Y

优先

保持原有措施并同时

增加原料A报警仪

消除无监测仪导致的反应釜爆炸风险

 

注:判断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


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定量评价(LEC法)

 

 

8页    共9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CSMGC-QEHS(11 )- 2014A

                                                                                                                                                            

记录编号:QEHS(11)-02


不可接受风险控制台帐

 

 

   

   

危 险 源

   

控 制 措 施(a~f

 







































































部门:                       填表人:                           填表日期:

注:a)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b)制定管理程序;c)培训教育;d)制定应急方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

 

 

9页    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