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
ABOUT US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路桥工程技术分公司 > 党群工作
云监工|中国二冶G59新新高速项目全线下部结构圆满完成
来源:综合办公室  作者:文艺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5日     

  十二月的湖南邵阳,草木依旧葱茏,由中国二冶承建的湖南G59新新高速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全线下部结构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向全线贯通迈出坚实一步。

  由中国二冶承建的湖南G59新新高速项目为于邵阳市隆回县境内,全长21.324千米,全线共25座桥梁,其中特大桥1座,天桥2座,互通式立交1座,大中桥21座,自南向北串联多个村镇,为湘西南“串点成面”再添新动能。

  斗罢艰险又出发

  湘西武陵山片区,南北纵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编号G59的高速公路由北向南延伸出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民生之路。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山区遍布高硬度岩石,全线桥梁岩溶发育强烈,见溶率较高,桥梁桩基施工难度远高于预期,为最大程度保障工期,项目参建团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同步推进分部分项工程。

  全长324.6米的茶子垴大桥拥有多根“明星桩基”,全桥下部结构设计建设28根墩柱,其中2.0x2.4矩形墩8根,平均高度43.5米,桩基系梁10个,桥墩系梁19个,盖梁18个,矩形墩承台4个。桥区地质情况复杂,施工存在一定风险,左幅5-0桩基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先后共使用各种材料回填造浆40余次、累计钻进深度488.7米,团队采用累计50吨水泥造浆解决钻孔过程中频繁漏浆的问题;左幅2-1桩基施工过程中,团队四次改变挖孔方式,先后历时近7个月,最终圆满完成两根“明星桩基”的浇筑任务。

  操千曲而后晓声

  春节过后,雨季如约而至,连日降雨为桥梁施工带来不小的困扰,如何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确保工程质量,这是项目技术质量团队必解的一道难题。

  下部结构承载着桥梁的质量,为确保桥梁下部结构顺利施工,项目部配备有经验的技术质量团队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李家园大桥最高墩柱47.73米,高墩柱施工是项目建设的又一关键性控制难点,项目管理团队采用翻升模板等大型模板施工工艺,加大安全管理投入,确保高墩柱施工顺利完成;黄桑园大桥现浇段跨省道而过,为应对夏季高温天气,现场浇筑时间多为下午至次日凌晨,实时观测混凝土配合比,防止由于温差大造成裂缝,各岗位技术人员旁站监督,做到安全质量两手抓。

  纵使经验丰富,项目团队依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三检制”,制定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不留死角,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防微杜渐 安不忘危

  安全生产有自己的不等式算法,如果项目建设是1000,而安全则是前面的1,不能做到安全生产那么所有付出将付之一炬。

  项目安全团队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强化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共制定30余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累计召开安全生产例会119次,联合监理及施工作业队伍组织开展3次应急救援演练,全年累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15期,参加培训人员达3840余人次,项目结合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及“一会三卡”(“班前会、作业要点卡、风险提示卡、应急明白卡”)智慧管理平台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三卡”转译341次,累计“三卡”学习789095人次,班前会累计开展5719次、累计参与班前会92190人次。

  数字和细节就是安全生产最好的亮点,桥梁的下部结构和路基施工都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夯基固本,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才是安全生产的管理要义。

  冬日隆回,丝毫不见料峭与萧瑟,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机械轰鸣。回溯来路,2022年8月7日的第一根桩基,2022年9月5日的第一次灌注,2022年10月1日的第一根墩柱,娓娓讲述那些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的日夜,一条以钢筋混凝土为魂的巨蟒正伴着新岁启元蜿蜒盘行出山,为区域高速发展再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