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
ABOUT US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路桥工程技术分公司 > 党群工作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来源:招标采购中心  作者:肖娟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5日     

  人需要精神引领的,精神的力量有时候远超于物质,而精神的来源可以是知识、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爱情,而我的精神在参观王若飞纪念馆后具象化了,那种忠诚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为人民奉献的品质,使我陷入了思考、感恩的情绪里,良久良久……

  纪念馆在包头的一条商业街,面积不是很大,门口是醒目的入党誓词,一幅幅弥足珍贵的照片,蜡像、用过的旧物,当走到还原的“铁锁牢狱”前时驻足摸了摸,我心里暗暗想:“那个年代的人太伟大了,因为他们坚不可摧的革命信念,才有了今年我们的幸福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相信仍有很多的爱国志士用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的方式深沉地爱着国家、爱着同胞……”

  走进场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几个字映入眼帘,王若飞出生1896年,在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唇齿”之称的贵州安顺。读书时,因为喜欢《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情,他便给自己改名王度,字若飞,尽显一腔报国情怀。青年时期,王若飞开始饱含热情地追求革命真理。1922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并任执委会委员。

  在场馆中观看再现历史情景剧,1931年9月,受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王若飞化名黄敬斋回国领导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同年11月因叛徒出卖在包头被捕,先后关押于国民党归绥第一监狱、山西太原陆军监狱。被捕之时,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安全,王若飞将写有同志名单的纸片放进嘴里嚼烂。面对严刑拷打,他坦然应答:“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里抠去了。”铮铮铁骨守秘密,牢狱生活五余载,一切为了人民。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携带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与秦邦宪、叶挺等13人乘飞机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因天气原因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撞山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周恩来得知消息,悲痛地说:“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一种力量,失掉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毛泽东为“四八”烈士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走出场馆,我隐隐地有种说不出的忧伤,也有深深的感动,更有种赋予全新能量加持坚定做个新时代有用之人的信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触动,执笔记录下来,慢慢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