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一线 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
2019年11月,张宁初到邹城蘑菇小镇展览馆项目担任总工,这是他第一次以项目领导班子的身份参与项目建设。该项目不仅是中国二冶的重点项目,更是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性工程,从开工起,“履约”就是压在所有管理人员头上的一座“大山”。
作为邹城市首个探索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蘑菇产业园区,该项目有多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投入,身为项目总工,张宁严把技术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规范中没有差不多”。即便面对诸多的困难与紧迫的工期,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
2020年4月,张宁被任命为该项目负责人,他也不负期望,带领团队共同推进,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新冠疫情复工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以97天跑出项目“加速度”,邹城市政府向中国二冶送来“不忘初心 百日攻坚铸精品 牢记使命 央企铁军创奇迹”的锦旗致谢,表示,中国二冶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蘑菇小镇项目的优质履约为张宁积累了实战经验,2020年7月,邹城“和为贵”装饰装修工程开工,凭借着高效的进度计划和过硬的执行力,他带领团队创造了45天完成11层楼的全部改造工作。8月,他又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邹城利民交通项目,项目含七条施工道路,主要包括对四条县道的维修和三条农村道路的建设,点多面广、工段分散,还存在着石油管线冲突、电力线路冲突、房屋拆迁和文物保护等诸多困难,为在合同工期内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完工,他带领当时仅有14人的团队深入谋划部署,针对项目困难,倒排施工计划,紧盯工程进度,在春节及疫情防控期间依旧坚守岗位,最忙碌的时候一天接打电话100多个,微信步数日均20000步,“说破嘴、跑断腿”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两年时间、两面锦旗、两封表扬信,迎来了三个项目的相继交付,蘑菇小镇助推经济发展,“和为贵”提升民生建设,利民交通便捷乡镇出行。张宁随着邹城市发展的脚步,退去青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中国二冶建设者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回响在邹鲁大地。
青春领航 共筑团队发展新征程
“办法总比困难多”、“行也行、不行也得行”,多个项目的优质履约,不仅磨砺了张宁不催的意志,更锻造出一个团队的钢铁血肉。接手枣庄市中区西王庄镇精品线路项目,是这个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的团队承接的第一个项目,项目施工的汇泉路和纵二路是西王庄镇的主干道,是当时西王庄社区所有施工单位进出的必经之路,且纵二路的管沟距离居民房屋距离较近,需要采用静态爆破法施工。
在不封路的情况下,为保障项目按时交付,张宁白天带领团队推进项目,晚上开会总结经验,积极协调各方交叉作业,让项目快速步入正轨,破碎岩层期间不仅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还保障了其他施工单位人员与机械的正常通行。抢工期间,台风“烟花”过境,在经历种种突发情况后,项目安全平稳履约,大干阶段迎接省级检查3次,于9月提前交付使用,实现了“6月建设10月使用”的工期目标,历时4个月抢通4条主要线路,10余公里市政公路的建成为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保障了西王庄居民回迁工作顺利实施,展示出中国二冶“央企承诺担当、工程品质担当、员工作风担当”。
聊城市漳卫河马颊河引调水(应急防汛)工程,是山东公司承接的首个水利项目,项目全长236.95千米,流域涉及200多个村镇,项目线长、面广、体量大,工期紧张,需要在雨季前完工,以保障泄洪能力。“这个项目对团队的要求是一百分,所以我们来了”,这对于项目团队的团结协作能力是不小的考验,为抢抓工期,从开工起,施工机械未停止轰鸣,现场24小时值守,有问题1小时内必须解决,项目团队统一信心、坚定决心,仅用28天,圆满完成236.95公里河道的全部清淤任务,创造了山东公司又一个新的“施工奇迹”,助力打造具有聊城特色的“三网四带”现代水网体系。
顶得住施工压力的背后,是一个极具执行力与凝聚力的团队。作为“90后”项目经理,张宁带领着一个90%由“95后”青年组成的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敢于竞争、敢于拼搏、敢于担当的“先锋精神”。“冬天了,夏天给大家配的被子有些薄了,办公室联系采购一批厚被子”、“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工作繁忙,尽量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同为青年,张宁最清楚大家想什么、要什么,这个团队的大“家长”虽带领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吃苦,但对大家的生活却处处关心,也正是他对团队工作的高要求,对团队成员生活的细关心,才让这个青年团队不顾一切地奋战一线。
5年,7个项目,1600余天的艰苦奋斗,栉风沐雨,不舍昼夜。从房建到市政道路,再到水利工程,他以智慧和汗水,将一张张“图纸”变为现实。
张宁工作和成长的每个脚印,都稳稳地踏在真抓实干的台阶上,他扎根齐鲁兢兢业业,由他管理的项目均以“履约”圆满收官。在办理竣工结算期间,张宁几乎每天到业主单位“打卡上班”,积极换位思考,沟通磋商相关事宜,截至2023年底,在他手中交付的完工项目,竣工结算全部办理完成。
张宁感慨道,“我来到山东五年之久,一直在乡村城镇挥洒汗水,也流下过感动的泪水,收获了团队的信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伴随公司发展的脚步,是接手过的一个又一个项目,让我见证了农村路网的逐渐完善、见证了农村新产业的发展、见证了河水流淌滋润过万亩农田、更见证了乡村振兴的一步步推进,身为二冶建设者,我是幸运的,更是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