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会在它不停行走的脚步中留下痕迹,人们可以从化石、遗迹、雕塑的点滴中窥见时间来时的路。而另一种真实存在过的,如今却极少再现的——白纸黑字组成的浪漫——书信,是否也能被它记录,被展开的那一瞬的精彩,被我们重新惊喜发现?
古人说“家书抵万金“,便可见书信中的生活痕迹,带给人的不仅是平安与急切,同时还寄托着人们的的希望与期冀。一封家信到手,仿佛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便生出底气与一番孤勇来。一句句“急急急”、“盼盼盼”,如征战沙场的勇士袒露心中的柔情,如处在深闺娇俏的女子念念着月下的儿郎。
如今的传信方式如此发达,书信还具有什么价值意义呢?记得不久前读《查令街八十四号》时,曾觉得虽然书中交代的事情很琐碎,却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线温情。是否因为一切交流变得太有效率,变得不再需要翘首以盼、苦苦等待时,某些情谊也会因此而迅速变得贬值而不易察觉。相反,用比较“笨”的办法,多花点时间字字斟酌,句句深思,让平生的经历都凝结成精炼智慧的语言,让心中所想都换成方块字中的一横一竖,让悠长的思绪伴着最深刻的祝福镌刻于纸上。在信被写成,或装进信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出读信人的样子。你会设想他看到什么会会心一笑,又瞧见哪个词会与你心照不宣?
旷日费时的书信具有不可磨灭的魅力。就像在翻阅翻阅前人的书信,不单不会觉得乏味,甚至觉得有趣的很,因为那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的真实产物,轻抚纸张,心中暗叹这真真切切存在过的事物是否能称得上不朽,因为它让我们体会到前人的哲思与心跳。读信,会触摸到历史的真实,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急别人所急,忧国家所忧,甜蜜着爱人的甜蜜一般,或许这是我的窥私欲在作祟,但不可否认,过去尘封的亲人、爱人、友人之间的伟大灵魂都曾在笔尖浮现,且这白纸也完完全全诚实地承接了这所有高尚。
纸短情长,思君万千。言语文字无法代表我们全部的思恋,却足以带来热烈的情思。所以一封信的温度,承载着有情人的炽热,记录着时代变幻的冷暖,又因为历史的喧嚣而永不冷却。
是啊,见字如面。我相信书信的温度定不辜负有心人的期许,鸿雁与飞鸽的翅膀定会为人间的温情奋力扇动。既然见字如面,不如此刻就提笔,向心中所想之人慢慢倾诉,让不知不觉就在心里封存的遥远思绪或精巧遐想纷纷跃然纸上,并让时光铭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