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提升
匠心“建”证 异形大桥飞架南北
来源:路桥分公司   作者:刘雨萌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30日  

——中国二冶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通车纪实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滔滔黄河水,曾是南北两岸百姓难以逾越的天然险阻,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催生了一座座跨黄河大桥。

  奔腾不息的黄河之上,一座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公铁联运”、联通兰州市国际港务区与城区、肩负着城市经济发展命脉的异形大桥,立冬时节,在中国二冶“路桥铁军”的匠心“建”证下,飞架南北,顺利通车。构筑兰州东西向贯穿城市的核心绿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重要支点,也为加快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工程,为“A”字型高低塔斜拉索钢箱梁桥结构,桥长1250米,是目前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形曲线双塔跨黄河斜拉桥。

提质增效 工程质量与高效管理同步提升

  按照“法人管项目 信息化管理 持续性改进 相关方满意”的项目管控理念和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项目建设初期就确定了“狭窄地形场地布置、钢栈桥河道中施工、主塔施工、钢箱梁顶推线型控制、斜拉索安装张拉”等为项目控制重点,提前编制项目管理大纲,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重点控制环节,并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序三检、样板引路”为载体,坚持质量把控全覆盖,以清晰的管理流程、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整个项目建设过程按质量标准作业,并实现了从材料进场到每一项单体工程完工的全过程质量管控。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督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建设者们精确控制的每一个建设数据。通过项目建设广泛运用“BIM+智慧工地”提升施工运维效率,对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超差报警和预报警。大数据的利刃直指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就拿拉住大桥的112根钢索来说,面对空间位置复杂、受力不同等诸多不利条件影响,项目团队前后共组织进行500余次工艺控制和工序实施,才能找到那个适用于全桥受力平衡和安全寿命的一组数据。

  精益求精,严格管理。项目团队围绕施工生产紧抓质量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在顺利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控制质量风险、提升施工质量。

齐头并进 技术创新与环保建造相辅相成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建设的“特殊”性,在国内并无类似案例可供建设者们学习参考。面对目前国内单位长度内弯曲程度最大且跨度最大的“极限挑战”,项目总工程师形容桥面穿越塔孔施工难度时曾说:“让弯曲的桥面精准地穿过塔孔,且不撞到桥塔内侧,就如同豆腐丝穿针般,豆腐丝破损或者断裂都不行,施工的难度就体现在这个控制上。”项目团队曾等比制作出这座异型大桥的模型,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头脑风暴”“德尔菲法”不断试验、不断碰壁……在多次请教专家学者、借鉴诸多经验教训、讨论无数次后,最终采用先进的“多点整体同步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完成大桥建设,施工的可行性通过技术创新得以解决。

  为了更好地践行“共饮黄河水,保护母亲河”的绿色理念,树立“绿色施工、环保先行”目标,项目部全面落实“四节一环保”,编制绿色施工策划,严格按照兰州地区环境治理“6个100%”要求组织施工作业,设置检测仪、雾炮机、洗车台、洒水车、产品喷淋等环境保护设施,并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以保护母亲河为中心,深入贯彻全员环保思想,提高全员环保意识,自始至终实现技术创新与环保建造的齐头并进。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将科技创新融入项目建设,先后申报“顶推设备防失稳装置”等20项专利技术,完成“液压爬模在斜拉桥主塔施工中的运用”等科研课题12项,实现了千米级黄河特大桥主塔在基础设施领域核心技术装备的创新突破;通过一系列创新研究,获得BIM技术类奖项6项、QC成果奖6项,通过中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5项;先后荣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优秀奖、中冶建筑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施企协QC成果二等奖及省部级工法等。一系列成果、奖项和荣誉铺就了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精品工程的建设之路。

安全为要 强化意识与狠抓落实双管齐下

  安全生产既是底线,又是红线,更是生命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理念,拧紧“安全阀”,耕好“责任田”,全体建设者慎始如终扎实开始安全管控工作,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用匠心和热血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提前对水上作业、深基坑、液压爬模、109国道交通伤害、受限空间作业等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管控,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重难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日常工作中,通过召开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学习会、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会,以及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行为之星”活动、安全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自检自查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做好日常巡检和督查工作,努力做到隐患排查无死角,违章行为零存在,将“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

 

   党建引领 品质提升与品牌深铸相得益彰

  项目自开工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组织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互融”为主线,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项目发展的根本保障。依托“党建+”模式,以党员带头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发挥表率作用确保项目高质量安全交付为主要内容,以成立“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党旗飘扬、党徽闪光”“党员身边无事故”“亮身份 作表率”等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让党员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从本职做起,积极主动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亮明党员身份,围绕进度目标、质量提升、安全管理等方面显身手、争先进,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互促共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施工一线,全力打造“红色工地”,激发建设活力。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职责牢牢抓在手中,把任务稳稳扛在肩上,在10余名党员的引领示范下,项目团队赶进度、保节点,高质量推进项目履约。

  凭借着过硬的工程质量、完善的管理体系及出色的建设成果,柴家峡黄河大桥项目先后于2020年、2022年荣登央视CCTV1、CCTV2、CCTV10频道,《创新进行时——推着大桥过黄河》《大国建造》(第二季)向全国观众揭秘了大桥为何建成S形、没有桥墩如何在黄河上架设起飞跃南北的桥梁,展现了中国二冶建设们以毫米级的精度通过112根钢索拉起无墩柱异形大桥背后的辛劳与智慧,充分彰显央企建造的技术实力。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结构较为新颖、科研价值较高、绿色效益较为显著,无论是设计还是建造,都具有极大的难度,代表了国内桥梁专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中国二冶“路桥”品牌逐渐崛起……

  积力之所举,则无往不胜。起于金秋,终于立冬时节顺利通车,步步铿锵。回顾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建设历程,一路走来,项目团队以工程机械作笔,沥青砂浆为墨,钢箱梁搭架,一路向西延伸“黄河风情线”,为助力金城高质量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道如虹,中国二冶“路桥铁军”将持续以“彰显央企担当 铸就永恒精品”为使命,向着更高的目标、更宽广的道路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