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傅厚岗66号是一栋民国时期的建筑,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更加静穆庄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里便是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即现在的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7月1日上午,华东分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在党委书记张文涛的带领下来到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这里是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苓先生的公馆,1937年8月,周恩来通过师生关系,租此处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自1937年8月中旬设立,至同年12月因时局紧张撤离南京,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但在推进国共合作、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营救政治犯和恢复、发展地下党组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这里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党员们沿着幽静的小巷,来到位于小巷深处的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讲解,走进了这段历史岁月。在纪念馆里,党员们看到一些老物件,有叶剑英的一件皮大衣、李克农的名片和眼镜等。1937年8月至10月,经周恩来、叶剑英多方交涉和办事处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营救出陶铸、钱瑛等1000多名身陷囹圄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其中700多人经西安转送至延安。纪念馆讲解员说:“当时,被营救出来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办事处短暂停留和休整后,立即奔赴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为抗战贡献力量。”革命先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斗不止,值得铭记与学习。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主动作为,肩负起新时代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传承红色血脉,续写先辈荣光。
通过追溯历史,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激发了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