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项目部执行经理吕凤龙
坚韧不拔,勇攀高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2010年8月参加工作的吕凤龙,入厂以来,便立下了扎根二冶,为二冶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念。在工作上,他踏实务实,从容严谨,从最初的技术员、技术负责到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再到现在成长为一名年轻的项目副经理。历经近10个初夏秋冬寒来暑往,他将人生中10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二冶。他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阐述了什么是二冶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展示了什么是二冶人“雷厉风行、使命必达”的工作作风。
2018年11月26日,吕凤龙背上行囊,离开妻子和七个月大的女儿,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车,开启了他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新征程。他被钢结构公司派往北京某项目部,担任项目执行经理,这对于他来说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
走进项目部,提起吕凤龙,没有人不伸出大拇指的。有人说他是“开荒先锋”,有人说他是“拼命三郎”,更多的人说他是默默耕耘在建筑工地的“孺子牛”。这不仅是项目人对他的赞扬,更是对其工作的充分认可和由衷敬佩。由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证完成向祖国70年大庆献礼,吕凤龙协助项目经理从推进策划入手、标化引路,严格按照集团安全文明标准化手册要求施工,强化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对重点部位严格监管,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他领导项目部全体参战人员发扬“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克服了天寒地冻,雾霾污染、暴雨冰雹、大风扬沙等不利因素。
在施工初期,由于基础设施没有到位,凡事他都亲力亲为,为了保证施工现场按时通电,他与作业人员接电施工至深夜,在长达2.5公里的CFG桩施工现场,他和项目部管理人员24小时连续作业,仅仅用了21天的时间,比计划工期提前15天,完成了125200米,7015根单体库的CFG桩基础的施工任务,受到了指挥部的肯定和表扬。吕凤龙用实际行动践诺了二冶人让“相关方满意”的庄严承诺。
为保证“630”施工节点任务的完成(整体网架全部提升完毕),当时北京天气正是雨季天气,且和施工现场多家兄弟单位交叉作业。施工现场作业面狭窄,钢构件数量及种类繁多(杆件及焊接球将近8万件),且机械数量繁多(吊车将近100台),同时为了能够按期完成施工目标,吕凤龙每天召开工程例会,制订周密的施工计划,提前保证道路畅通,车辆及时到位。尤其在6月10日到6月30日期间,他每天从6点工作到夜里12点都在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统筹安排。在施工最关键的时期,为了能够保证现场的施工顺畅,安全无差错,连续7天都工作到凌晨3点钟。最终保证“630”施工节点,同时得到了指挥部及监理的高度认可,并在指挥部组织的劳动竞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为了尽快熟悉并了解掌握项目安排,他请教现场有经验的施工师傅;为了使自己能达到一个能施工会管理的准土木人,每一铲灰,每一根钢筋,每一道施工工序技术他都在往透彻钻研;为了保证施工各道工序衔接通畅和工程质量,他跟着专业施工队伍在高温天气的施工现场来回跑,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面对目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困难,他从来没有退缩过,嘴里总是说“淡定,淡定,不惜力,不怕费事,要干好干精。”而他心里也总是憋着一股劲儿,暗自琢磨办法,广纳建议,下定决心,一定要精益求精,干出个样子来。
一年来。吕凤龙舍小家、顾大家,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以拼搏忘我的实际行动,勇当建设先锋。在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舞台上努力拼搏,在践行责任担当的征途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