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学小史》是梁漱溟先生1942年写给青年读者关于自学的书,里面详细地剖析了自己的心理历程、思想转变,讲述了一个资质平凡的人如何自学、治学的书。其中有很多关于自学的内容,对我很有裨益。摘录书中几句内容,对照剖析自己,激励今后的自学。
“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自觉就是自己的觉醒,不能靠别人督促,对照文章,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从小学至大学,学习基本上是靠家长、老师、考试的督促完成的,自己的学习历程大多是处于被动学习的。所谓自强,也就是要有上进心,就工作而言就是就是比业务,与同事比,与过去的自己比,通过继续学习在业务上做的更好。有了‘自强’和‘自觉’意识才有了自学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的动力。
“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学问在问,而不在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有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梁先生的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了发现问题。问题就像学问的幼苗,学问就像一颗大树。就像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要带着问题去学。参加工作后,也是因为工作需要而阅读相关专业的书籍,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带着问题读书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把书中的知识和思想化解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扩大专业知识面,提升业务能力。
“读书并不是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用它来做种种事情,读书则其一种”。这一点最是要紧,爱读书人多爱静坐而不爱运动,身体弱、寿命短的很多,梁先生享年95岁,读书时坚持锻炼,在做学问的同时懂得如何保养身体。反观自己就有书中所说的“爱静中思维,而不注意身体应当活动”的若干不良习惯,确实是对身体的一大损害,应当予以改正。
关于《我的自学小史》的感想,用曾经看到的很好的一句话作为总结,“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自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学习是终生的事,梁漱溟先生《我的自学小史》有很多关于自学的方法论,值得多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