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作品欣赏
从党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百炼成钢 浴火重生
来源:华东分公司   作者:吉蕊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1日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不仅如此,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还要面临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同敌人进行的战役就多达百余次,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宣告了长征的胜利。英勇的红军将士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在2000年的时候,24位国际知名学者遴选出了一百个深刻影响人类千年文明的历史事件,中国入选有三个,红军长征就位列其中。那么面对来自敌人、自然和内部的三重重压和挑战,这支红军队伍为何依然打不散,拖不垮呢?

  正确的领导核心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时强调:“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次战役的惨烈使得党内对“左”倾错误领导的怀疑和不满达到了顶峰,成为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的前奏。1935年1月15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中,建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中央领导,揭开我们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新篇章。由于毛泽东拨转了航向,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伟大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红军成功地直插云南,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著名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中唱到,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入神。

  如果说,党的正确领导是灯塔,为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么,红军将士们的勇气就是奔驰的骏马。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以红一方面军为例,缺少弹药,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余支,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日以继夜,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天,行军速度保持在平均每日70华里。他们用亲手编织的草鞋,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信仰之路。九死一生,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什么原因让红军坚持下来了呢?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在《血战湘江》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长陈树湘对着三十四师的将士们说到:如果一个团、一个营、一个连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和阵地共存亡。大部队不能顺利渡过湘江,就是我们三十四师的耻辱!

  战士们异口同声的答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一战,红五军团三十四师6000余人全军覆没,史称“绝命后卫师”。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在被敌人抬至长沙领赏途中,他乘人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在长征中,红军数以万计的将士献出了生命,涌现了无数英模人物和英雄群体,“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来自人民,伟大出自平凡。如果以长征开始时计算开国将帅的平均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红军将士们的平均年龄26岁,有人说,“长征,实际是由一群孩子来完成的”。

  江西兴国县老红军钟发镇,长征出发时只有14岁,他说,“不管困难多大,从来没有掉过队,要一直跟着红军走,跟着共产党走。”

  四川省通江县的老红军秦华礼,18岁参加红军,一次负伤落后,他跟一起的伤员说,“一定要想办法跟着部队走,跟着党走,无论走到哪里,就是死了也光荣。”

  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的老红军曾广昌,17岁参加红军。采访人员问道“出发时,你们担心不担心?”老人语气坚定地说:“不担心,我们瑞金红军卫校的学员大概200多人,那时就是跟着走,我们相信党。”

  他们都用实际行动阐释着一句话:“相信党,跟党走”

  年轻的红军将士们以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以血与火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

  而这些年轻的红军将士来自千千万万平凡的人民,红军亦是人民的军队,即使是在长征的艰苦环境中,也始终坚持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说道:“面对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军民鱼水深情的生动历史。如果说红军队伍是一条长河,人民群众就是不断涌入这条河的涓涓细流,令这条河奔流不息。

  以上三点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内核: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其中,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史力行”,明理、增信、崇德都要落实到“力行”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未来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新时代的青年要继续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困难挫折斗争到底,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