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作品欣赏
渭水弦歌
来源:陕西分公司   作者:周家军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  

  咸阳的黎明裹着古意的晨雾里,渭城桥北的清渭楼若隐若现,恍如当年蒙恬督造长城时扬起的烟尘。

  此刻,中国二冶的工人们踏着霜色而来,塔吊铁臂刺破天穹,在妇幼保健院工地上续写着两千年的营造史诗。钢筋与混凝土的碰撞声惊醒了沉睡的陶俑碎片,泵车抖动的数据流漫过青铜方升的刻度,历史的长河在此处打了个漩儿,将秦砖汉瓦的基因注入现代建筑的肌理。

  钢筋工七上八下的扳手叩击声是工地的晨钟。在绑扎现场,那错落有致的螺纹钢仿佛是另一种竹简,每道箍筋都要用墨线校准,就像太史令在简牍上刻写秦律。“当年修郑国渠用鹿筋绳弹线,咱们现在有激光仪。”就在我心中不禁感叹之际,旁边的老张却在工具箱中寻找着什么,箱体表面零星点缀着几抹锈斑如祖传的宝贝,弥足珍贵,他摩挲着安全帽下的胡茬,正从“祖传”的工具箱拿出卷尺。简单的寒暄后,我感叹历史的宏伟与波澜、现代的建筑与科技,当我感叹那密如星斗的脚手架像阿房宫的复道回廊时。老张憨笑着把卷尺收回:“阿房宫烧了,咱们这个要传千年。”他布满裂口的手掌抚过前几日浇筑的筏板,如同老石匠触摸碑林残刻,仿佛余温还在,此刻我心中肃然起敬……

  暮色四合时,混凝土泵车扬起长臂,宛如后羿射日的弓弦。电工老申在光影交织中穿行直奔配电箱,我见他安全帽上积满深浅不一的月华和腰间别着日志簿,如同一个探索者在现代建筑里寻找《考工记》的魂魄。他正在调试最后一路配电箱,此刻,西边残存的光影在开关柜上流转,霎时贯通了古今匠心的灵犀。透过余光,我发现配电箱的排布暗合洛书九宫,霎时明白了祖先的智慧从未走远……

  最动人的是那些来自四川的焊工。他们在旱烟收集器下舞动焊枪,在艺术中创造艺术、在精品中打磨精品,那飞溅的焊花比未央宫的灯烛还亮……绚烂多彩的光影仿佛把我带入了梦幻,让我看到了封顶、看到了住院部接诊了首例孕妇、听到了首个新生儿的啼哭。就在我感叹作为参建的骄傲与自豪之际,深基坑边坡轮廓与夕阳下的咸阳宫遗址遥相呼应,此刻,仿佛听见商鞅在诵读《商君书》里的民生篇章……

  远处,渭水汤汤,建设者的汗滴也汇入千年不息的文明长河。就在这片诞生过帝国都城的土地上,我仿佛听到了两千年前修筑灵渠的役夫们唱过的号子,穿过云梦秦简的墨迹,落进了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年轮,续写着新时代的营运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