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包头市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包头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第一工人文化宫成功举办。中国二冶职工创新成果在此次活动中成功展出,公司工会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同时,公司职工陈志刚发明的“定向钻穿越河道施工中泥浆的使用方法”荣获“十大发明专利”,王康潭发明的“可调错边、间隙管道外对口器组对施工工法”荣获“十大先进操作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等领导参观中国二冶展厅
包头市政协党组书记赵君等领导参观中国二冶展厅
本次成果展以“激发职工创新潜能 汇聚两都建设合力”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包头市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职工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二冶展厅,分为企业介绍、职工创新成果发布、现场互动三个部分,向社会各界展示了近年来职工在施工生产建设,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发明创造等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展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等领导,来到中国二冶展台前,认真观看兰州市西固柴家峡黄河大桥实物模型,详细了解了该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成果,对中国二冶的职工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走进中国二冶展厅,只见入口门头造型新颖、整体设计颇具特色,通过展板宣传、视频展播、材料发放、实物体验、在线解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全方位展示高端技术成果,吸引来不少参展单位和人员前来参观。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视频、一幅幅图片图表、一张张获奖证书,使观众切实感受到了二冶人在新时代创新浪潮中取得的喜人成绩,并纷纷在展品前驻足观摩、拍照留念。
王康潭(左)发明的“可调错边、间隙管道外对口器组对施工工法”荣获“十大先进操作法”
陈志刚(右)发明的“定向钻穿越河道施工中泥浆的使用方法”荣获“十大发明专利”
近年来,中国二冶以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不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作用、突出自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加大中冶长输浆体管线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研发中心、工程检测中心、BIM 中心和住宅产业化研发基地等6个技术分中心的发展力度,承建工程荣获鲁班奖及各级优质工程奖200余项,拥有专利1413件,国家商标局注册商标6个,“小波包能量求解软件”等4件计算机软件作品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
中国二冶将继续秉承共建一流项目,合创品牌价值的经营理念,以精品引领发展,以品牌创造效益,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携手社会各界,为包头市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建设“工匠之都”贡献更多二冶科技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