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颁奖仪式,中国二冶钢构分公司焊工高磊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入围个人,以新时代青年工匠的卓越风采荣登颁奖台。这位年仅27岁的“焊将”,从一名普通中专生成长为中国中冶首席技师,其奋斗历程不仅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更折射出中国二冶在人才培养、技能传承与创新驱动中的战略远见与成功实践。
以职业教育筑基,铺就青年成才之路
高磊的成长始于中国二冶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联动。16岁时,他因学业受挫选择焊接专业,但中国二冶校企合作平台为其打开了一扇技能报国之门。在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学习期间,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提供实训资源与导师支持,助力高磊在市级、省级乃至世界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毕业后,中国二冶为其定制职业发展通道,从一线焊工到首席技师,企业通过青年工匠孵化计划持续赋能,使其在8年内斩获国际焊接大赛二等奖、全国焊工技能竞赛金奖等20余项荣誉,印证了“职业教育+企业实践”双轨培养模式的实效性。
以实战淬炼匠心,锻造大国工程脊梁
中国二冶将重大项目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练兵场”。2020年,高磊主动请缨攻克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焊接难题。面对箱体内部40℃高温、空间逼仄的极限环境,企业技术团队为其提供专项支持,最终实现焊缝合格率100%、优良率99.5%,助力工程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此后,从零下20℃的冬季特训到“误差1毫米定成败”的全国赛事,企业以“急难险重任务”为熔炉,推动高磊从技术能手进阶为行业标杆,彰显了“以战代练、战训结合”的人才锤炼理念。
以创新生态赋能,激活青年创造潜能
中国二冶深度整合创新资源,着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为青年技术骨干高磊等人才搭建起全链条技术攻关平台。依托国家级钢结构制造基地的先进装备集群与研发优势,企业鼓励青年人才深度参与重大工程工艺改良,主导行业标准制定。企业设立“创新工作室”,通过“师徒结对”开展定制化培养。在高磊的带领下,工作室建立“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孵化”闭环机制,培养出多名具备复合技能的“金蓝领”焊工,真正实现从“个人技术尖兵”到“创新人才孵化器”的蝶变,构建起“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创新人才培育新格局。
以精神传承铸魂,弘扬新时代工匠文化
中国二冶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基因,通过荣誉激励与价值引领激发青年使命感。高磊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后,企业将其事迹纳入内部宣讲体系,打造“高磊现象”示范效应。同时,企业支持其参与“鹿城青年说”等社会活动,以“伤痕是功勋章”的奋斗故事激励万千青年。这种“荣誉反哺文化”的模式,不仅塑造了高磊“技术报国”的职业信仰,更推动企业形成“尊重技能、崇尚实干”的生态氛围。
高磊的成长轨迹,是中国二冶“人才强企”战略的生动缩影。企业通过“精准育才、大胆用才、用心留才”的全链条机制,让青年在职业舞台绽放光彩。此次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既是对高磊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中国二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肯定。未来,中国二冶将持续深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春动能,助力更多“高磊”在新时代书写属于中国工匠的荣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