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责任与担当中的青春蝶变,熠熠生辉;在危难和紧急关头的冲锋陷阵,见证本色。
仲春时节,中国二冶安徽濉溪九香美城项目现场马达声此起彼伏,如同一曲曲乐章在倾情弹奏,悠远而绵长。大塔吊正舞动着钢铁巨臂运送材料,5栋临街商铺土方正在开挖,伫立的幢幢楼宇升腾着崭新的希望。静谧了一个多月的工地,终于在战“疫”中“舞动”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望着眼前的此情此景,共产党员、项目经理杨玉政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0岁的杨玉政在火热的项目一线磨砺了近十个春夏秋冬。作为九香美城项目经理,他曾经在新疆十二师保障房及喀什天然矿业、濉溪县四里庄棚改工程中担任技术员和总工,积累了项目管理实战经验,多次荣获华东分公司“先进工作者”、中国二冶技术质量工作先进个人。
今年春节前夕,杨玉政一直在工地上忙到大年三十才匆匆赶回萧县老家。本打算过了年就返程回到工地,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也给原来的正常施工带来了“急刹车”。春节期间,在居家隔离的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当地政府对复工的要求。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相继启动复工复产计划。根据濉溪县当地政府抗击疫情要求,所有在建房建项目不得早于24日开工,人员与不得早于24日来到工地,而且外地人员到达当地都要本地人员予以担保并进行居家隔离。项目部劳务作业队伍人员大都来自南方地区,返岗困难,加之项目物资准备尚有缺口,杨玉政心急如焚……在复工准备阶段,他积极研究当地政府发布的政策和红头文件,落实中国二冶关于项目复工复产整体部署要求,通过与班子成员电话沟通研究疫情防控和复工事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生产,双管齐下,筹备复工。
九香美城工程共12栋住宅楼、5栋临街商铺、1个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121285.78㎡。去年年底,工程还剩两栋楼没有封顶,临街商铺施工开没有展开,二次结构和装饰任务更为繁重。现场就是市场,履约就是使命。面对当时疫情全面爆发给复工带来的艰难影响,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他带领项目班子紧急研讨,重新部署项目施工工作计划,紧织防控网,按下复工 “快捷键”。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杨玉政不畏惧、不退缩,2月14日第一个来到项目部“打前站”。到达后,立即制定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项目复工的各项报备工作。他主动履行疫情安全防范职责,联系当地政府和疾控部门,为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全部提前到岗后解除隔离,不仅从源头上阻断疫情传播风险,也为加快复工进程奠定基础,2月24日,九香美城项目正式复工。
复工后,杨玉政组织管理人员立即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早安排、早动手,力争将疫情延误的时间“抢”回来。项目复工,摆在杨玉政面前的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首要的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在组织疫情较轻地区人员上岗的同时,优先引进本地劳务队伍上岗。淮北当地要求外地返岗人员必须由当地人员接站担保,他又反复与人社局、建管站做好对接,组织人员到火车站、高速站口接站。加快防疫物资的购置,为防控疫情提供物资保证。加紧与材料供应商提前进行沟通,联系材料尽快进场。疫情防控责任重大,作为项目防控第一责任人,他将劳务队伍的疫情防控作为重点,在对劳务队伍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对外地返岗劳务人员集中封闭式管理的同时,将项目管理人员分为四个组,每天6点之前轮班为劳务人员测体温,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工作。
在战疫复工的这段时间里,杨玉政每天奔波于政府主管部门和工地之间,每天组织协调人员、物资等事宜,而且天天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查看,按照重新制定的工期计划,组各标段施工作业,每天都是电话不断,有时加班到夜里11点多。他还组织项目部为濉溪县北关社区捐捐赠了方便面等食品,践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到3月15日,九香美城已有368名劳务人员到岗,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面对笔者的采访,杨玉政谦逊地说:“和那些不顾安危慷慨以赴战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相比,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担当。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见证了共产党员负重前行的脚步,彰显共产党员勇担道义的钢铁脊梁。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平凡之躯,构筑起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杨玉政就是这千千万万党员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