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看完电影《长津湖》,和很多人一样,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禁热泪盈眶。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三军,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第十军,于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志愿军战士们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击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区域,扭转了战场态势。
战争爆发时,我们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但是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消息传到耳边时,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人、踏入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战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进入异国他乡作战的呢?我不知道,但是,我们都清楚,他们那么勇敢、那么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电影中,有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在美军的飞机投下了红色标记弹之后,侵略者们驾驶着飞机开始实施轰炸,我们的部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是七连的老排长雷雎生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标记弹跟前,用尽力气把标记弹抱上车,一路开着车冲向了正在撤退的美军车队,最后,敌人的飞机被他引开了,他却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战火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能够打退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火力的“联合国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志愿军中有无数像雷雎生这样舍己为人的英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顽强拼搏、英勇战斗、意志坚定的志愿军战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
对英雄的礼赞永不褪色,对祖国的热爱永不过时。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人,我们要从那些对祖国无私奉献的前辈中寻找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身为二冶人,我们要胸怀远大志向,努力认真工作,继承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不怕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为二冶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提供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