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匮乏,阻挡不了建设者的决心;条件的艰苦,磨灭不了建设者的赤诚。平凡而伟大的老一辈建设者,用自己特有的情怀书写了一部部动人的篇章。《火红年华》既是对那个年代的重新展现,也是对那个年代人们艰苦奋斗精神的歌颂与赞扬。
老一辈三线建设者把自己热血与坚持奉献给祖国,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华章。有多少老一代十九冶人守候在电视机前,只为重温那一刻的职责与使命,他们为剧中“川南钢铁”火热的画面激动不已,为看到记忆中熟悉的劳动场景而感动落泪。
“为三线人骄傲!”。这部“工业史诗”是一部诉说“三线建设”的影视作品,以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原型,展现了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来到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克服重重困难,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故事。年轻的“三线”建设者们在深山扎根,洗冷水澡、住草房、点煤油灯学习,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身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从不敢忘却自己肩负的使命。工业建设需要艰苦奋斗的作业者,也需要鼓与呼的宣传者。一幢幢钢铁森林拔地而起,一条条钢铁网络通向四方,人们只看到了生活的改变,是否也曾想起过建设者所作出的奉献?
“让三线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下去!”。剧中青年们被分配到席棚子中居住,用金沙江中的冷水洗澡,点着煤油灯研修资料。“我们愿意干,不管干什么,我们都是为了川南钢铁添砖加瓦。”一群初出校园的年轻人在陈国民师傅的带领下,和工人们一起展开大会战,他们挖沙子、搬砖块,没有丝毫的怨言。满满一工地的人,没有一个人脖子上的毛巾是干净的,这些朴素、平实的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大三线精神教会了我们质朴与勤奋,传承大三线精神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工作中,要深深扎根在基层当中,亲身体会建设者的笑与泪,苦与乐。只有感他们所感,知他们所知,新闻宣传才会有血有肉,人民才会真实的了解到建设一线的情况,发自肺腑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三线精神在这些平凡而鲜活的建设者身上折射出动人的光辉,照耀在每个人心间,他们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鼓舞着我,引领着我。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谨记三线精神,时刻发扬三线精神,铭记老一辈为国家、为后辈所做出的贡献。面对困难艰苦奋斗,才是新一代青年人应有的担当;练就过硬本领勇立时代潮头,才是新一代青年人应有的素质。弘扬三线精神,由我做起!践行时代使命,由我做起!